本報告著重於探討人力資源規劃之建構機制,以作為人力資源政策之依據。首先探討人力資源發展與經濟成長之關係,分析影響人力資源政策之經濟環境變動因素,以美國及日本近年的就業市場為例,說明人力資源發展與總體經濟間之關係;並分析主要國家人力資源規劃之建構機制,以為我國在人力資源規劃建構機制之借鏡;最後則根據國內外人力推估經驗,提出對我國人力資源規劃模型建構之建議: 一、人力預測體系之建立,是一無法速成之長期工作,人力推估方法需經長時間以試誤法(trialanderrors)改進,因此在建立職業及其他分類之預測時,均非一蹴可成之事。目前經建會所作模型與各單位委託研究計畫所作之模型不盡相同,因此,建議應確立適當之推估模型,及模型中應建立之推估假設及變數,俾可長期累積模型推估之經驗,以作長期之檢視評估與改進。 二、整體經濟推計之預測方法,大多根據行職業矩陣所編製之資料求得。然而欲從過去就業數字,推計未來人力需求,必須了解目前各項勞動市場詳細情況,同時對許多相互有關之經濟變數,在未來幾年內可能發生之作用亦要有相當之看法。因此,在確立推估模型後,也應建立推估模型之定期檢討與評估機制,藉由檢討與評估,幫助了解各項變數長期變動之趨勢,除可適時修正推估模型中之假設或方法外,亦可提高對未來設定各變數之正確性。 三、由於新經濟的發展,未來人力結構的變動將更為快速,透過與產業密切聯繫方式,及有效詳實的人力調查與統計資料,瞭解企業人力需求的變化,將有助強化產業人力需求規劃的精確度。我國整體人力調查業務係由行政院主計處負責,個別產業之專業人力供需資料亦應配合國家科技發展策略,進行人力需求調查,了解產業取才來源(應屆畢業生、歸國學生、國內外同業延攬、職訓)、種類、教育程度及經歷要求等,俾作為調整國家短、中期培育及職訓政策之依據。建議由各相關主管單位及勞資團體、專家、學者之參與,共同建立相關資料庫,以提供更有效詳實的統計資料,將有助政府即時調整人力資源政策方向。 四、由於產業變遷快速,新興行職業類別推陳出新,目前主計處所做行業別項目雖已由過去之十一大行業類別,更新為十六大行業類別,重新增加整併之行業類別有「專業、科學及技術服務業」、「教育服務業」、「醫療保健及社會福利服務業」及「文化、運動及休閒服務業」等,惟職業類別仍維持數年前之分類,雖此分類係配合國際職業標準分類,但因我國地理及經濟環境發展之因素,部分職類(如石油開採、採礦、冶金、制度設計等工程師及技術員)占總就業比例不大卻列入分類中,而部分新興職類(如IC設計、製程、物料管理等工程師及技術員等)卻沒有特別分類,致調查工作時,填表人員歸類上之困難。因此,建議應適時檢討勞動統計資料分類之適切性,並配合實際產業及職類名稱加以調整,以提升人力推估運用之效度。 五、我國人力供需之預測,在個別專業人力調查方面,其推估之數據可作為短期人力需求參考,俾作為職業訓練開設課程內容之依據,以在短期間培訓適量適才之人力。在推估長期人力趨勢方面,目前主要作為長期經建目標及教育體系調整科系之參考依據,將來可考慮參照美國勞工統計局之作法,定期發表與檢討其推估結果,並提供給尋職者作為選擇職業或大學新生選擇科系之參考依據。不過,首要條件是要先檢討職業類別之分類,除了符合現今之職業類別外,仍需考慮以更細之職業分類進行推估,以提高推估結果之可用性。 |